3月19日,覆盖至少3600万中国人群通用型诱导多能干细胞(iPS细胞)在安徽省临床级干细胞研发中心制备成功。
通用型iPS细胞医疗原理图
人白细胞抗原(HLA)是人体免疫系统识别“自体”与“外源”的分子标记,细胞和器官移植时供者和病人HLA配型的差异是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。中国遗传学会人类与医学遗传委员会委员孙良丹教授表示,HLA一直是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,已证实与200多种人类疾病相关,更是限制人体细胞和器官移植的瓶颈。此次通用型iPS细胞的成功制备,将为推进干细胞医疗和精准医学研究起到重要作用。
科学家一般从人体获得成熟细胞(比如外周血细胞)通过“重编程”在培养皿里制造iPS细胞,接着再诱导其定向分化成为神经、心肌、肝脏等各种人体功能细胞,应用于疾病研究和细胞再生治疗。然而,为每个患者制备自身细胞需要长达数月的等待时间,费用也非常高昂。
人类iPS细胞国际首创人之一、中盛溯源首席科学家俞君英博士表示,通过分析中国人群HLA配型分布,可以鉴别出高频HLA纯合子的个体。就如同输血时的“O型血”,来源于这些供体iPS细胞的功能细胞在移植时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免疫排斥,未来可适用于广泛人群。这些供体在每个人类种群中都非常罕见,又被称为“超级供体”。世界多国都已启动制造超级供体iPS细胞,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正创建日本人群超级供体iPS细胞库。此次制成的超级供体iPS细胞株填补了中国人群通用型iPS细胞资源的空白。
据悉,安徽省干细胞学会组织多家科研、医疗机构,历时10个月研究中国人群HLA配型分布规律,寻找到罕见“超级供体”,经知情同意取得外周血液细胞,在临床级干细胞研发中心“重编程”为通用型iPS细胞。经统计学分析,首例中国人群“超级供体”iPS细胞可覆盖至少3600万人,未来还将制备更多的类似干细胞株,最终实现覆盖绝大多数中国人群。通用型多能干细胞将为临床应用的细胞制剂提供高质量的种子细胞,实现细胞制剂的即来即用,在最大范围内普及细胞治疗。